<延期交房

[以案释法]开发商单方撕毁认购协议 起诉赔偿购房者29万

转载 1 年前
商品房预售,开发商与购房者签了房屋认购协议,交了意向金,可随着房价上涨,开发商却反悔。距离协议签订不足半年,在购房者不同意的情况下,开发商单方解除认购协议,让购房者期待的住房...

填写信息,快速咨询

姓名:
*电话:
案情描述:

商品房预售,开发商与购房者签了房屋认购协议,交了意向金,可随着房价上涨,开发商却反悔。距离协议签订不足半年,在购房者不同意的情况下,开发商单方解除认购协议,让购房者期待的住房最终落空。今天就通过一起真实案件来带大家感受一下商品房预约合同纠纷的法庭内外。

收了意向金后房价上涨,开发商悔卖房

2016年5月,济南市历城区一处新楼盘开盘,吕某从该楼盘相中了一套建筑面积120多平方米的住宅。看房当天,吕某便与开发商签订了一份商品房认购协议,支付了1万元意向金。协议约定,该房总购置款为120余万元;吕某在协议签订后3日内交齐10万元房屋订金,日后会接到公司的网签手续通知,届时双方再签《商品房买卖合同》;若《商品房买卖合同》签订7日内,吕某能交齐房屋首付款,不仅能办理过户手续,吕某还可以享受到公司推出的每平方米单价再降400元的开盘优惠。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购房者迟延支付订金,开发商解约

可签订预约协议后,吕某并未遵约及时交纳款项,直到3个月后,即2016年8月,吕某才向开发商补交了9万元商品房订金。同年9月,因小区商品房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开发商决定终止与吕某的房屋认购协议,并于10月27日通知吕某解除协议,以吕某未按约定期限交款、提供按揭资料、构成违约为由,通知吕某办理退款手续。

购房者诉请开发商继续履行认购协议被驳回

吕某拒绝解除协议,坚持要求开发商继续履行协约内容,尽快交付涉案房屋、协助办理网签和贷款手续。事后,不顾吕某反对,开发商执意通过银行转账退还吕某当初所交的10万元涉案房屋认购款。

2016年年底,吕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开发商继续履行双方所签订的认购协议,继续办理房屋过户手续。2017年,法院审理认为,双方所签订的商品房认购协议(预约合同)不属于商品房买卖合同(本约合同)。开发商因房价上涨单方违约,不具有合同约定和法定解除权,其向买方发出的解除通知无效。在开发商明确表示不再继续履行认购协议,不同意与买方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情况下,吕某坚持不变更原诉讼请求,一审法院遂依法驳回了吕某的法律诉请。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购房者又诉开发商违约,一审获赔29万

2018年1月,吕某另向一审法院立案,要求开发商赔偿违反认购协议(即预约违约)损失。

一审法院审理认为,双方签订协议后,开发商在达到销售条件后,即负有与买方按照认购协议约定“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的义务,但开发商因房价上涨单方解除协议,构成违约,致使吕某丧失了因信赖合同有效成立而另订其他有利合同的机会,故吕某有权要求开发商赔偿预约违约损失,即本约的信赖利益损失。但本案中,吕某未遵协议于签订认购协议起3日内补足10万元房屋订购款,且其在开发商发出解除协议通知书后,应当预见到达成本约的风险。综合考虑双方的履

约情况、过错程度、合理的成本支出等因素,一审法院判决双方签订的商品房认购协议解除,并按楼盘2016年年底实际成交价14300元/平方米,判令开发商按50%比例过错赔偿吕某经济损失共计29.2万余元。

购房者上诉主张100万,开发商不认可

案件宣判后,吕某不服,向济南中院继续提起上诉,诉请二审改判赔偿经济损失100余万元,并向法庭提交了一份2018年2月底打印的第三方网站信息网页,拟证明涉案房屋单价在该月底已涨至18000元/平方米。

开发商对此持有异议,称本案系预约合同,不适用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买卖合同的违约责任;此外,开发商向法庭提交了一份2016年年底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欲证明楼盘实际成交价为14300元/平方米。

二审基于证据维持29万元赔偿

二审法院认为,吕某主张开发商所赔偿的经济损失,应由吕某对损失的数额负担举证责任。一审中,吕某提交的证据不能证明其损失数额,经一审法庭释明,吕某亦未对涉案房屋价值申请鉴定,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开发商于一审中提交了同一楼盘其他商品房的买卖合同,合同载明截至2016年年底楼盘成交价格为14300元/平方米,一审判决将此价格视为开发商的自认予以认定,系基于本案房价上涨的客观情况下对吕某合法权利的维护。综上,济南中院依法维持原判,驳回上诉。

认购协议和商品房买卖合同大不同

关于《认购协议》的性质问题。实践中,买卖双方经磋商先签订购房意向书再签订正式房屋买卖合同的情况非常普遍。关于购房意向书与房屋买卖合同的性质及关系,两者在性质上都是合同,在合同法上是预约和本约的关系。

吕某与开发商签订的商品房认购协议系商品房预约合同,该合同签订的目的系签订本约合同,因此涉案商品房认购协议不履行所造成的损失应以本约合同不能签订的损失为限,而不应以本约合同不履行的损失为限。

认购协议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双方当事人均应恪守履行。当事人因签订认购协议之故,可能已发生了相当费用并放弃了众多其它机会。出卖方一旦违约,由于时间的关系,买受人丧失了与他人订立同类买卖合同的机会,从而导致机会损失可能变成现实损失。法律规定:“当事人签订认购书、订购书、预订书、意向书、备忘录等预约合同,约定在将来一定期限内订立买卖合同,一方不履行订立买卖合同的义务,对方请求其承担预约合同违约责任或者要求解除预约合同并主张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故吕某有权要求开发商赔偿该项损失。

关于机会损失的赔偿数额,应当在最高不超过信赖利益的范围内,从利益平衡和诚实信用、公平原则出发,结合案件情况,综合考虑守约方的履约情况、违约方的过错程度、合理的成本支出等因素,的情予以裁量。

本案中因为吕某提交的证据不能证明其损失数额,因此其要求开发商赔偿百万的请求最终没有被人民法院支持,所以建议广大购房者在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时要咨询或委托诉讼经验丰富的律师,避免因为不专业使自己的既得利益遭受损失。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管理员kbren@bpkbr.com,我们会给与以更改或者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首页

找律师

在线咨询

15101151037